白田黄原石是一种珍贵的观赏石,因其独特的外观和稀有性而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。掌握其鉴定特征 至关重要,以便识别真假白田黄原石。
白田黄原石的鉴定特征
密度和硬度
白田黄原石密度较高,一般在2.6-2.8克/立方厘米之间。硬度也较高,莫氏硬度为6-7,不易被划伤。
颜色和纹理
白田黄原石的颜色以米黄色为主,带有褐色或黄褐色的斑点或条纹。纹理细腻,有玻璃光泽,表面光滑。
包裹体
白田黄原石中常含有包裹体,如云母、石英和长石等矿物。这些包裹体分布均匀,大小和形状各异,为白田黄原石增添了独特的美感。
质地和透明度
白田黄原石质地致密,坚硬耐用。透明度较差,一般为半透明或不透明。
颗粒大小和形状
白田黄原石的颗粒大小较细,一般在0.2-0.5毫米之间。颗粒形状为不规则的多边形,排列紧密,质地均匀。
特殊的光学效应
白田黄原石在光照下会出现特殊的“猫眼效应”。当光线以一定角度照射到原石表面时,会出现一条明亮的“猫眼线”,增添了白田黄原石的观赏价值。
鉴别真伪
鉴别白田黄原石的真伪,除了观察上述特征外,还可通过以下方法:
密度测试:将原石放入密度计中测量其密度,与标准密度范围对比。 硬度测试:用摩氏硬度表上的矿物划动原石表面,观察是否留下划痕。 光照观察:在强光下照射原石,观察其透光性、包裹体和是否存在“猫眼效应”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83608411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